刚刚!继微信之后,TikTok 下载禁令也被美国法院正式叫停!
华中地区煤运系统一直比较紧张,且目前无大运力投产,我们认为华中地区紧张局面可能贯穿十二五期间,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在研究从蒙西直达华中地区的铁路线。
我们在陕西和内蒙等地区发展起来一种立式炉,搅拌焦出现以后,我们节约了大量的炼焦的时间。从进口炼焦煤来看,因为煤炭价格的高涨,国内的价格的低迷,所以今年进口下降。
特别是一些煤炭大集团进入到这个行业,可能你建焦炉比卖煤炭还不赚钱,所以你上焦炉要慎重,你是否存在这个技术优势以及人才的优势,还要有产品研发的优势一个是通报煤炭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二是介绍一下煤炭经济运行的一些主要的特点,第三部分是对下一步的煤炭走势进行初步的预测。其中有四个影响因素,一个是通货膨胀,工业产品出厂价格维持高位,甚至有上升的趋势。受结构性过剩和区域性偏紧的态势的影响,如果经济的发展出现大幅的波动,煤炭供大于求的压力还是明显增大的。进出口、消费增速据持续回落。
主要特点是一方面煤炭市场基本稳定,但是4、5月份的部分的区域的煤炭的供应出现了偏紧的现象,今年6月份这种现象明显缓和,今年一季度煤炭供需基本平衡,但是进入4、5月份,部分地区的电煤供应出现了偏紧的现象,一个是主要的耗能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加,煤炭需求持续增长,二是华东流域的水电储备下降,大型的主要的运煤线路的检修,影响了煤炭的供应,以及部分的产煤省在省内的需求增加,外省的需求减少。确实有部分的省区的兑现率偏低,价格进一步拉大。我国水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远低世界平均水平,更为关键的是,我国煤炭资源和水资源呈逆向分布,主要产煤地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和单位国土面积水资源保有量仅为全国水平的1/10。
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石油石化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白颐表示,煤制油不太可能马上进行大规模产业化,理由主要是煤制油消耗的水量非常大。以中国目前的煤炭生产能力,能够在已经高达20多亿吨的消费量之上再额外拿出这样多的煤炭吗?即使有足够的煤炭可供生产煤制油,从战略上看也不具有可持续性。然而,在全球后石油时代尚未到来之际,煤制油与石油竞争显然不占优势,因此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何况,煤制油的过程中,实现煤与油的转换还会浪费大量的资源。
而国际市场原油、成品油价格太大的波动,也让煤制油随时可能陷于严重亏损的困境。煤炭与石油都是化石能源,开采具有不可逆性。
一年全国消费石油4亿多吨,即使比重只一半的进口量由煤制油来代替,按平均每吨煤制油需4吨煤计算,2亿多吨煤制油需要用以转化的煤炭就在8亿吨以上。据重庆能源集团研究,以目前的工艺,每合成1吨煤制油,直接液化消耗原煤是3-4吨,间接液化消耗煤炭达4.5-5.5吨。目前,煤制油是中国玩不起的游戏,它只能作为石油的一个补充或战略储备。有专家计算,如果用每吨比热5000大卡/千克的4吨优质煤炭,转化成1吨1万大卡/千克的石油,其间会浪费近一半的能源。
这也是资源越来越紧缺的中国不能不在乎的损失。据资料披露,直接液化法每生产一吨油品要耗水8-9吨,煤间接液化法每生产一吨油品耗水是直接液化的1.5倍。诚如国家发改委指出的那样:煤制油项目目前无论是产品方向、工艺路线、技术装备,还是运营管理、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被兼并重组煤矿为在建矿井的,按其实际发生的基本建设投资额给予补偿,并再支付其实际发生的基本建设投资额的50%给予补偿。
7月2日,贵州黔南自治州平塘县牛棚煤矿透水事故经过14天救援,除两名遇难人员遗体经水浸泡漂浮上来被发现,其他被困21人均下落不明。按照相关要求:坚持以强并弱、以优并劣、以大并小相结合等原则,到2013年底,全省1000多个将变成200个以内的煤矿企业集团。
在2010年年报中,粤宏远称,未来公司在保持现有煤矿生产安全稳定的情况下,将逐步扩大生产和投资的规模,把握行业发展机遇。此前的4月21日,中天城投也公告称,拟出资与贵州联和能源清洁燃料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负责对贵州省煤炭生产企业、所涉矿区的并购、重组、整合、勘探、开采、深加工等。
当地政府部门将对牛棚煤矿进行封闭,等到枯水季节后再作考虑。抓安全生产工作就要像拧螺丝帽一样,一圈一圈拧紧,绝不能放松,省委书记栗战书告诫各市(地、州)政府和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绝不能以牺牲人民的生命财产为代价来换取短期、局部的发展,要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保安全生产。民营煤炭企业累计完成投资将达到650亿元,实现总产值800亿元。坚持政府引导、政策鼓励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强煤矿在资金、技术、人才上的整合,大幅提高煤矿的年设计生产能力,是贵州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保障。而在此之前的5月29日9时,贵阳市金阳新区朱昌镇富宏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已确认有12名煤矿工人被困井下。
多个煤矿老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的煤矿小,重组过程中多半就要被别人吃掉,根本就没有话语权,很被动很担心。不得不开展以预防煤矿事故为主的攻坚战,迅速扭转了煤矿事故频发、高发态势和被动局面,实现了全年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
是否大量收购煤矿,将拭目以待。销售电煤1657.2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357.93万吨。
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和贵州省安排,2010年12月31日以前,贵州省年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全部进行关闭,2012年以前,除个别煤层较薄地区以外,贵州年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以下的小煤矿也将全部关闭。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9.9%和10.6%。
部分上市公司已明确表态将参与贵州省煤炭资源整合。贵州省是煤矿安全事故高发省份,2010年8月至10月,贵州省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双升。该公司注册资本首期为3亿元,二期将增至10亿元,由贵州盘江化工厂、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新希望集团、江西省煤炭集团、山东肥城矿业集团等共同投资组建。贵州省经信委经济运行协调处处长张全毅介绍,目前,全省日进电煤15万吨左右,日均消耗16万吨左右,缺口超过1万吨。
有分析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此次煤矿重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压力。6月上旬,粤宏远大股东宏远集团就两次出手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在此背景下,贵州省今年5月6日召开了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快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但近期公司将收购煤矿一事,并不属实。
但是众多矿主对此表示担忧。到2013年底,全省煤矿企业集团控制在200个以内。
《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贵州有很多煤矿,从投资煤矿到现在,产量从9万吨到15万吨,再增加到30万吨不断升级,矿老板也不断投资,此次整改就是企业的更高一道坎。由于小煤矿采掘等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工艺比较落后,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据贵州省能源局统计,1至4月,贵州累计完成原煤产量5018.93万吨,同比增长近10%。兰海平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无论私营还是国有,都可以参与兼并重组。
事实上,早在2005年,贵州就多次进行煤矿整治,2005年度第一阶段关闭了346个,2006年下半年到2007年6月底在煤矿整顿关闭攻坚战第二阶段,贵州省关闭煤矿425个。兼并重组企业应在被兼并企业注册地设立子公司。
坚持以强并弱、以优并劣、以大并小相结合等多个原则。到2015年,煤炭百万吨死亡率达到1左右。
目前,贵州省先后出台了50多个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根据已公布的贵州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补偿参考标准,被兼并重组的煤矿为生产矿井的,按其设计规模吨煤投资补偿可按不低于300元的标准执行。